国投创合投资企业高性能微球领跑者纳微科技登陆科创板

日期: 2021-06-24

  2021年6月23日,国投创合直投企业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纳微科技,股票代码688690.SH)登陆科创板,发行价8.07元/股,开盘价93.00元/股,上涨超十倍。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研发中心及应用技术开发建设、海外研发和营销中心建设等。

  国投创合投资纳微科技以来,通过对接政府、产业资源等助力企业加速发展。

  纳微科技是一家专门从事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研发、规模化生产、销售及应用服务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突破了微球精准制备的技术难题,实现对微球材料粒径、孔径及表面性能的精准调控,将产品应用于生物医药、平板显示、分析检测及体外诊断等领域,打破了国外领先企业长期以来的技术、产品垄断,加快了高性能色谱填料和间隔物微球的国产化速度,并推动世界该领域的技术进步,将国产自主研发产品打入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

  从追赶到领跑 实现关键基础材料自主可控

  高性能微球材料是生物医药、平板显示、分析检测及体外诊断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核心基础材料。如在药品大规模生产中,色谱填料/层析介质微球是用于分离纯化目标生物活性成分的核心材料。而分离纯化是单克隆抗体、融合蛋白、疫苗、胰岛素、多肽等生物药的核心生产环节,直接决定了药品的纯度和质量,也是主要生产成本所在。

  微球的制备与应用涉及化学、物理、生物、材料等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与前沿科技,门槛与壁垒较高。尤其当精度提高到纳米和微米级后,高性能微球的制造难度不亚于芯片,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技术突破。

  我国纳米微球技术研究领域长期空白,产品依赖进口,成本居高不下。在国际形势复杂的大背景下,关键材料安全供应与国产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纳微科技经过十余年自主研发,突破并掌握了微球精准制备的底层技术,建立了全面的研发、应用和产业化体系,能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粒径范围从几纳米到上千微米、孔径范围从几纳米到几百纳米的特定大小、结构和功能基团的均匀性微球,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几家可以同时规模化制备无机和有机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的公司之一。

  其中,在硅胶色谱填料微球领域,纳微科技不仅打破了国内技术空白,更填补了世界空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家可以大规模生产单分散硅胶色谱填料的公司。目前业内进口色谱填料微球的粒径分布变异系数一般超过10%,而纳微科技产品微球的相应变异系数可做到3%以下,粒径差异更小、更均匀。

  纳微科技坚持创新研发,已承担8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2018至2020年度,累计研发投入8,877.15万元,占累计营业收入的21.28%。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拥有21项发明专利,其中17项已形成主营业务收入;公司共有研发人员114人,占员工总数的30.48%。

  覆盖头部客户 助力我国医药产业加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端生物制药产业快速发展,生物药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新产品上市速度加快,市场竞争加剧,生物制药厂家面临巨大成本与安全供应压力,对性能优异、供应稳定、价格合理的国产分离纯化材料产生了迫切需求。

  同时,我国传统小分子原料药厂商也面临产品质量提升与环保减排的压力。可通过高性能色谱填料微球的使用改进分离纯化工艺,保障生产安全,促进传统小分子原料药产业升级转型,提高国内制药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生物医药是纳微科技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公司抓住机遇,在助力关键材料进口替代、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公司已与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倍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知名药企形成合作关系。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纳微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8,239.58万元、12,970.09万元和20,499.29万元,复合增长率达57.73%;归母净利润也保持稳定增长,其中2020年归母净利润较2019年增长210.31%。

  在打破生物制药关键材料进口垄断格局,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生产工艺、资源使用效率及产业附加值的同时,纳微科技正将产品推广到欧洲、美国、韩国等发达市场,努力打造全球领先的微球品牌。

相关信息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4/11 10:13:24